病名。指肉痿。《医宗必读·痿》:“脾痿者,肉痿也。”详肉痿条。
【介绍】:晋代医生。字敬之。治病常兼用符咒等。
见《中国药用海洋生物》。为石莼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卫生宝鉴》卷十四方。木香、石三棱、京三棱、鸡爪三棱、青皮、陈皮各五钱,槟榔、肉豆蔻各一两,硇砂三钱。为末,姜汁打糊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二十丸,姜汤送下,空腹、睡前服。治五脏痃癖气块。
①同腑。《难经·三十五难》:“五脏各有所,府皆相近。……小肠者,受盛之府也。大肠者,传泻行道之府也。胆者,清净之府也。胃者,水谷之府也。膀胱者,津液之府也。”②所在之处或储藏处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
【生卒】:十世纪【介绍】:辽代医生。契丹族,姓耶律,字海邻。善骑射,尤精医术。太祖耶律阿保机即位后,拜为迭刺部军事首领。太祖患心痛,召迭里特诊视,曰:“膏肓有瘀血,然药不能及,必针而后愈。”经针刺而治
经穴别名。出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。即中膂俞。见该条。
出《广雅》。为女菀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蛇葡萄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迎随补泻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