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橙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本草纲目万方类编条。
见《产宝百问》。即恶阻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鸡鸣录·后阴病》。指大便出血。可因湿毒瘀热留注大肠或脾阳不振,统摄失司所致。湿蒸热毒,多见下血鲜红;瘀热留注,多见血块紫殷。治宜清热化湿,和营消瘀,选用地榆散、芍药汤等方。脾失统摄,多见血出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颅息。见该条。
书名。北京市中医医院编。前有概述、四诊,辨证部分包括八纲、六经、卫气营血和三焦、脏腑经脉辨证,并介绍中医诊治中的审证求因,论述简要。治疗部分,重点介绍治法总则和常用治疗方法,末附方剂索引。1962年由
病名。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手心毒偏于掌边者。见手心毒条。
解剖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二。即眼弦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著有《黄帝素问入试秘宝》七卷,已佚。
证名。指筋脉拘急,肌肉有沉重、麻木感觉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筋肉拘苛。”王冰注:“拘,急也;苛,重也。”《类经·运气类》:“筋肉得寒则为急为痹,故筋急肉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