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吴文炳条。
亦称肩垂背曲。指背脊高突,两肩下垂的症象。多因精气虚亏,不能濡养筋骨所致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背者胸中之府,背曲肩随,府将坏矣。”可见于老年阳衰、劳伤虚损患者。治宜补肝肾、益精气、养筋骨等法。
指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对病机的十九条论述。前人从实践中把某些类同的证候,归纳于某一病因或某一脏的范围内,作为辨证求因的依据,列为十九条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愿闻病机何如?……诸风掉眩,皆属于肝;诸
病名。出《疡医大全》卷二十七。即脚发。见该条。
【生卒】:1284~1339【介绍】:元代藏医药学家。著有《药物总汇》、《八支药诊精要》。对后世藏药学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。
肝脏亏虚的一类病证。如肝气不足而失其刚强之性,则使人恐惧胆怯。肝不藏血或肝阴亏损,则多梦易惊,卧寐不宁或筋痿无力、爪甲枯脆等症。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:“肝病者……虚则目无所见,耳无所闻,善恐,如人将捕
书名。不分卷。清·姜天叙撰。刊于1796年。本书重点论述中风、虚劳、水肿、臌胀、呕吐及噎膈反胃诸病症。并对霍乱、关格等杂病作了简略的介绍。解放后有排印本。
病证名。指内伤头痛。《内外伤辨·辨头痛》:“内证头痛有时而作,有时而止。”详内伤头痛条。
针灸著作。7卷。宋·王执中撰。刊于1220年。本书广泛参考多种针灸文献,结合作者本人的针灸临床经验和心得,对针灸作了较系统的介绍。卷1论人体各部分的腧穴,并附图46幅;卷2论针灸法;卷3~7为多种疾病
反治法之一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①指温热药治寒证,反佐以寒而发挥作用。例如阴寒证格热于外,服温热药常见格拒吐出,佐以少量寒药或热药凉服则不呕吐。《素问注证发微》:“热以治寒,而佐以寒药,乃热因寒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