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子和心镜别集
见伤寒心镜条。
见伤寒心镜条。
病名。即脚根喉风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伏暑之发于霜降后立冬前者。《重订广温热论·湿火之症治》:“至于秋暑,由夏令吸收之暑气,与湿气蕴伏膜原,至秋后而发者是也。……发于处暑以后者,名曰伏暑,病尚易治;发于霜降后立冬前者,名曰伏暑晚发
见《贵州卫生》(11):1959。为水田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草药手册》(江西)。为响铃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目经大成》卷二。即水疳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即白喉。见清·郑若溪《喉白阐微》。症治参见白喉条。
维医学著作。毛拉艾外孜·和田尼用阿拉伯文著成于1703年。全书三卷。第一卷四篇,论述维医四物质(火、气、水、土);四属性(热、寒、干、湿);四体液(血液质、粘液质、胆液质、黑胆质);器官学说;素质学说
【介绍】:见张杲条。
【介绍】:见张锡纯条。
证名。见《丹溪心法·衄血》。因肝胆郁热,心肾之阴受损所致。常伴见胁痛口苦、烦躁不眠等症。治宜清火解郁、滋阴泄热,用河间生地黄散加减。也有因外感,邪热郁于阳明不得发越所致者,症见目痛鼻干不眠,或身热口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