谿同溪。见八溪条。
恶即畏恶。《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:“五脏所恶:脾恶湿。”脾主运化水湿,湿盛则易伤脾阳,影响健运而产生泄泻、四肢困乏等症,故称恶湿。
出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即脐寒泻。详该条。
构成口腔的骨骼。如口盖骨、上牙床骨、下牙床骨等。详各条。
【介绍】:见盛端明条。
证名。指虫积肠内所致的腹胀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三:“虫积腹胀之症,肚大青筋,腹皮胀急,反能饮食,或面见白斑黑点,或喜食一物,或腹起块扛,大便偶见长虫。”治宜驱虫为主。可用万应丸、使君子丸等。参见腹胀、虫积
病证名。见《通俗伤寒论·秋燥伤寒》。即凉燥。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路路通之别名,详该条。
小儿舌肿硬而不灵活,《幼幼新书》又名初生木舌。《圣济总录》:“小儿木舌者,以心气蕴热,热气随脉上至于舌,则舌木胀起,渐渐肿大,满口塞喉,若不急治,便至危殆。”参见木舌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紫菀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