瘰疬之一种。①指瘰疬之并发感染者。《外科大成》卷二:“核痛红肿者名血疬。”②瘰疬之形大不移者。见清·梁希曾《疬科全书》。症为瘰疬初起仅一二核,形同覆杯,推之不动,若失治可渐增大,宜服调血化核丸。
即手指掌面各指节之间肌肉略突起的部分。
指申时。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:“日晡所发潮热,不恶寒。”参十二时条。
病名。指太阳与阳明两经同时受邪,起病即见两经的证候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太阳与阳明合病者,必自下利,葛根汤主之。”又“太阳与阳明合病,不下利,但呕者,葛根加半夏汤主之。”《景岳全书·伤寒典
见《山东中草药手册》。为王不留行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樗白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足太阳筋的支筋,网维于目上胞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太阳为目上网。”
见《饮片新参》。为太子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脉经》。指经闭,详该条。
足背。同足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