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刺法名。指入针后,以指甲在针刺穴位所在经络上下进行按捏的方法。《针经指南》:“摄者,下针如气涩滞,随经络上用大指甲上下切,其气血自得通行也。”《针灸问对》:“下针之时,气或涩滞,用大指、食指、中指三
【介绍】:即葛玄。见该条。
即雷击散,见该条。
①经穴名,代号GB20.出《灵枢·热病》。属足少阳胆经,足少阳、阳维之会。位于项后枕骨下两侧,当斜方肌上端和胸锁乳突肌之间凹陷中,与风府穴平高(《针灸甲乙经》)。布有枕小神经分支和枕动、静脉分支。主治
十三鬼穴之一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百邪所病者,针有十三穴……第五针外踝下白肉际足太阳,名鬼路。”原注为申脉穴,今从此说。又“第九针手横纹上三寸两筋间,名鬼路。”原注为劳宫穴。《千金翼方》又曰为间使穴。
见《贵州草药》。为地蜂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与囟、顖通。详囟条。
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·血病诸候》。又名血汗、肌衄。详血汗条。
病名。见《咽喉经验秘传》。即喉丹之因于风热者。详风热喉丹条。
病名。指喉痹症之发于双侧者。见《古今医鉴》卷九。即喉闭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