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厥阴
即手厥阴心包络经。详该条。
即手厥阴心包络经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欧阳植条。
①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三分三之别名。②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杜茎山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①无根的脉象之一。脉浮散不聚,轻按有分散零乱之感,中按渐空,重按则无。《脉经》:“散脉大而散,散者气实血虚,有表无里。”主元气离散,见于病情垂危阶段。②足太阴之别络。以散行而上,故称。《素问·刺腰痛篇
病名。见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八。即瘟毒喉痹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正气不足所出现的热证。《此事难知·热有虚实外何以别》:“若骨痿、肉烁、筋缓、血枯、皮聚、毛落,五阴不足而为热病,是虚热。”多因气血阴液不足,或邪盛伤正所致。证见心烦不眠,口燥咽干,潮热盗汗,大
病名。出《外科真诠》卷上。即腕痈。见该条。
见《贵州草药》。又名夜关门。为豆科植物马鞍叶羊蹄甲Bauhinia faberi Oliv.的根。分布陕西、湖北、广西及西南地区。苦、涩,平。止泻,安神,止痛,散结。①治腹泻,心悸失眠,筋骨疼痛。内服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即白首乌,详该条。
出《五十二病方》。即漏之古称。详漏条。
见《内蒙古中草药》。为卡密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