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撮空理线

撮空理线

指患者神识不清,两手向空抓物,同时拇指食指不断捻动,犹如理线之状。系病情危重,邪盛正虚,或元气将脱的表现。《温疫论·补泻兼施》:“证本应下,耽迟失治,或为缓药因循,火邪壅闭,耗气搏血,精神殆尽,邪火独存,以致循衣摸床,撮空理线,肉瞤筋惕,肢体振战,目中不了了,皆缘应下失下之咎。邪热一毫未除,元神将脱,补之则邪毒愈甚,攻之则几微之气不胜。攻之不可,补之不可,补泻不能,两无生理。不得已勉用陶氏黄龙汤。”如阴液耗竭,虚风内动者,可用三甲复脉汤等方。参见循衣摸床,两手撮空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破阳伞

    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兔儿伞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丹田呼吸法

    气功功法。见胎息条。

  • 伏案位

    针灸体位。详坐位条。

  • 妊娠心痛

    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一。亦名胎前心痛。病因风邪痰饮交结,痹阻胸阳所引起的心前疼痛,重者胸痛彻背,喘不得卧,轻者时痛时止,若痛不止,气乘胞络则令胎动。因风邪乘于心包而痛者,宜驱邪止痛,用四磨汤加

  • 伤风后发搐

    病证名。伤风后引起的抽搐。《小儿药证直诀》:“伤风后得之,口中气出热,呵欠顿闷,手足动摇。”多由患儿素禀胎元不足,外感风寒,邪扰经络而引起。治宜发散风寒,舒经活络。

  • 画眉架

    见《岭南草药志》。为鹰不泊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足不收

    证名。指两足软弱,行走时收引无力,举步艰难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虚则足不收,胫枯,取之所别也。”《素问·藏气法时论》:“脾病者,身重,善肌肉痿,足不收,行善瘈,脚下痛。”多因脾肾气虚,精血不足所致。本证

  • 大通经丸

    《验方汇辑》卷五方。当归尾、桃仁(去皮尖)、煨大黄、牡丹皮、干漆(炒烟尽)、肉桂、牛膝、莪术各30克,三棱(醋炒)15克,麝香1.5克。为末,用皂角15克,芫花6克煎汤煮糊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50丸,

  • 恶风

    ①证名。可由外感或内伤引起。《伤寒明理论》卷一:“伤寒恶风,何以明之?《黄帝针经》曰:卫气者,所以温分肉,充皮肤,肥腠理,司开阖者也。风邪中于卫也,则必恶风。何者?以风则伤卫,寒则伤荣,为风邪所中,于

  • 虹叶

    见《岭南草药志》。为乌桕叶之别名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