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政和本草

猜你喜欢

  • 新定加味交感丸

    《女科要旨》卷一方。香附(去毛,水浸一昼夜,炒老黄色)半斤,制菟丝子一斤,当归(童便浸)、茯神各四两。为末,炼蜜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三钱,米汤送下,早、晚各一次。治妇人不育。

  • 许胤宗

    【生卒】:约540~630【介绍】:隋唐间名医。常州义兴(今江苏宜兴)人。以专长治疗骨蒸病(结核病)而著名。他诊治疾病重视切脉识病,批判那种“不能别脉,莫识病源,以情臆度,多安药味”的医生。据载陈国柳

  • 王遂

    【介绍】:西汉时医家。为齐王侍医,讲究服食之道,后因服食致死。

  • 眼胎赤

    病证名。又名胎赤眼。即初生儿眼睑及结合膜充血、糜烂。《太平圣惠方》:“夫小儿眼胎赤者,是初生洗目不净,令秽汁浸于眦中,使睑赤烂,至久不差,故云胎赤也。”见于新生儿急性包涵体性结膜炎。治宜清热解毒,内服

  •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

    针灸著作。又名《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,简称《铜人经》或《铜人》。3卷。宋·王惟一撰。原书在1027年由宋医官院木板刊行,并刻于四壁石碑上,同时补入《穴腧都数》1卷。书名“铜人”,系在编此书的同时,由

  • 虚冷上气喘

    病证名。指气虚肺寒或肾阳虚衰,阴火上逆所致的气喘。属肺气虚寒者,喘逆常兼咳嗽,音低,乏力,自汗,怯冷等症。《张氏医通·喘》:“虚冷上气,劳嗽喘乏。”治宜益气温肺散寒,如参苏温肺汤、保元汤、人参定喘汤等

  • 气虚滑胎

    病证名。滑胎证型之一。孕妇有滑胎病史,孕后脾胃虚弱,中气不足,冲任不固,胎失摄养以致腰痠,腹胀,胎动下坠,或阴道下血,气短无力等。宜益气安胎,以防滑坠。用举元煎。若腰痠腹痛坠甚者,加杜仲、桑寄生;阴道

  • 通睛

    病证名。出元·危亦林《世医得效方》。又名斗鸡眼、斗睛。多见于小儿。由惊风后遗,或受猛烈震荡所致。一眼或双眼黑珠相对呆定于眦侧,瞻东反西,顾左反右,若振掉头脑,则睛方转。治宜化痰通络为主;结合针刺睛明、

  • 玉米芯

    见《中医方药学》。即玉米轴,详该条。

  • 腓腨发疽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即腓腨发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