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救偏琐言

救偏琐言

儿科著作。清·费启泰撰。5卷。刊于1659年。本书专论痘疹的辨证原则和治疗法。作者认为古人治痘之法,多有所偏,特别是略于攻下解毒凉血、清火诸法,因而根据个人的经验体会写成此书。书中除讨论了一些具体的痘科辨证外,并附怪痘的图像及备用良方

猜你喜欢

  • 汉药良劣鉴别法

    书名。1册。日本·一色直太郎编于1929年。本书收载并介绍了200余种中药药材的有关炮制、鉴别等内容。现有《皇汉医学丛书》本。

  • 摆子草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墓头回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浮翳

    病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六。即浮翳内障。详该条。

  • 大肠筋

    推拿穴位名。见《幼科推拿秘书》。即大肠经。见该条。

  • 阴搏阳别

    脉象。阴指尺脉,阳指寸脉,尺脉搏动明显滑利,有别于寸脉。可见子妊娠。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:“阴搏阳别,谓之有子。”

  • 积嗽

    见《医宗金鉴·幼科杂病心法要诀》。即食积咳嗽。详该条。

  • 四属

    指四肢。《金匮要略·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》:“荣卫俱微,三焦无所御,四属断绝。”

  • 流金凌木

    病证名。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:“此症目无甚大弊,但三处两处似膜非脂,从气轮(肺金)而蚀风轮(肝木),故曰流金凌木。状如胬肉攀睛,然色白而薄,位且不定。”类今之假性翼状胬肉。

  • 六腑以通为用

    《素问·五脏别论》:“六腑者,传化物而不藏。”指出了六腑共同的生理功能特点,举凡胃的腐熟水谷、主降浊,胆的疏泄胆汁,小肠的泌别清浊,大肠的传泻糟粕,膀胱的排泄小便,三焦的通调水道等,都是传而不藏的。要

  • 烙铁

    器械名。为烙乳蛾、喉瘤之用。其烙头用铜或钢制成。有圆形、尖形、纵长方形、横长方形四种,连一烙柄。其中每种又分曲颈和直颈两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