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零五。即目赤烂。详该条。
即进针。《难经·七十难》:“初下针沉之,至肝肾之部,得气引持之。”见进针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休宁(今安徽休宁)人。名医孙一奎之子,曾与弟孙朋来共同整理编辑孙一奎的《孙文垣医案》。
经穴名。代号DU15。《素问·气穴论》名瘖门,《千金翼方》又作痖门,近作哑门。别名舌横、舌厌。属督脉。督脉、阳维之会。位于项正中线,入发际0.5寸,适当第一、二颈椎棘突之间(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)。一
见《中草药通讯》(12):6,1976。即法罗海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会阴,见该条。
望诊内容之一。络脉,指浮络,即浅表的小血管丛,包括掌大鱼际络脉、耳后络脉等。诊察络脉的色泽和充盈度,结合皮肤的冷暖,有助于了解脏腑气血病变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凡诊络脉,脉色青则寒且痛,赤则有热。胃中寒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七。即黄带。详该条。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马兜铃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脉络之横斜者。《素问·刺疟篇》:“刺足阳明太阴横脉出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