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外奇穴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妇人胞落颓,……又灸身交五十壮,三报,在脐下横纹中。”近代《中国针灸学》等定位在腹正中线,脐下0.3寸处。《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》则谓在脐下3寸。主治便秘,尿闭,遗尿,白带
见《临证指南医案》。即薏苡仁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研子条。
【介绍】:见万表条。
出《儒门事亲》。即疳眼。详该条。
皮肤针之一种。因针柄一端集针五枚形如梅花,故名。参见皮肤针条。
病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六。谓此障之形“如水银珠子,但微含黄色,不疼不痛,无泪,遮蔽瞳人”(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二)。即滑翳内障。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素问·气府论》。《针灸甲乙经》作上关穴别名。见该条。
病因六淫之一。亦称湿气。湿为长夏的主气,故长夏多湿病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因于湿,首如裹。”参见湿气条。
病证名。见明·赵献可《邯郸遗稿》。即妊娠心痛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