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刺苋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秘传外科方》卷九。即中发背,见该条。
指外感病过程中已不苦不燥,食而知味。表示胃阴恢复,胃气正常。
【介绍】:见丁泽周条。
出《广雅》。为女菀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医垒元戎》。即杏子汤第一方。见杏子汤条。
乖戾,不和或失调。阴阳不和或失调是病理变化的基本原理,导致阴阳偏衰偏亢,气血逆乱脏腑功能失常等。参阴阳失调条。
病证名。痢疾的一种类型。出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七十八。又名蛊痢。由于患者正气内亏,感染毒疠之气,邪与气血相搏,入于肠胃,毒气蕴积,值大肠虚者,则便痢血,其特点为排出物如鸡鸭肝片。由于毒气盛热,侵入脏腑,
痴的异体字。参见痴呆条。
①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白前之别名。②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为百部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