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为鸡肝散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焦氏喉科枕秘条。
指外感病过程中已不苦不燥,食而知味。表示胃阴恢复,胃气正常。
藏于骨腔中的髓液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肾主身之骨髓。”参见髓条。
出《分类草药性》。即杉皮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五。即骨折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脾虚湿盛而致的呕吐。明·张三锡《医学六要》:“久病或服克伐药,吐涎不止,脉大无力,属脾虚不能摄涎而涎泛上。”治宜理脾和胃。用六君子汤加减。
证候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左手关上脉阳实者,足少阳经也。病苦腹中气满,饮食不下,咽干头痛,洒洒恶寒,胁痛,名曰胆实热也。”
推拿手法名。缠是缠绵不休的意思。是指频率较快的一指禅推法。每分钟约200次左右。
病证名。小儿哮喘的一种证型。见明·秦景明《幼科金针》。又名咸哮、盐哮、醋哮。前人认为肺乃轻清之脏,恶咸酸热毒,故咸酸之物,食之太过,影响于肺,可成哮拔。其证气促时发时止,参小儿哮喘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