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氏经验广集良方
见仙拈集条。
见仙拈集条。
【介绍】:见唐威源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婴童百问》。即小儿阴囊肿痛。多属肝肾气虚,及坐卧寒湿之地,冷气凝滞,或啼叫怒气,闭击于下,结聚不散而成;亦有因肝经湿热下注阴器所致者。寒气凝滞的表现为阴囊清冷;湿热下注的表现为红肿痛甚。前
舌红有横断裂纹而痛。裂纹不深者,多为老年素体阴亏,宜补肾滋阴。裂纹深而多者,为阴虚火旺,宜滋阴降火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证名。《济生方》卷四:“健忘者,常常喜忘是也。”即健忘。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鸢尾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。为核桃楸果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聚英》。《针灸大成》作过门。即三阳络。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三十五。指由多种因素所致之咽痒;或同时伴有咽干,咽痛之证。本病之病因不一,或来自风寒、风热之外袭;或因胃家实热之薰蒸;或源于阴虚火旺,虚火上炎所致等,但总因于火。临症更应详辨
详新感条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为低级官员,共7人。始设于1322年(至治二年)。参见太医院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