栀豉汤
即栀子豉汤,见该条。
即栀子豉汤,见该条。
书名。各2卷。清·张璐撰。刊于1667年。作者博览《伤寒论》诸家注本,有“多歧而不一”的感慨。后得《伤寒论条辨》、《尚论篇》等书,在反复钻研之后,“向之所谓多歧者,渐归一贯”。书名的意义,张氏释为“缵
见薛立斋·《女科撮要》。即临产。详该条。
耳前曲周部以下的头发。禾髎穴在此发尖处。《素问·气府论》:“足少阳脉气所发者六十二穴:……锐发下各一。”
《疡科选粹》卷四方。当归二钱,甘草节、皂角刺各五分,木鳖子一枚,炒僵蚕、炒穿山甲各一钱,大黄三钱,朴硝二钱,蜈蚣一条。后三味为末,前六味水、酒各半煎汤,空腹冲服。治便毒。
鼓膜之俗称。在耳孔之底,系传导声音之重要器官。参见耳及皮膜条。
古病名。见《圣济总录》卷八十四。又名瘴毒脚气。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腰俞,见该条。
见野菜谱条。
见济世养生集条。
肩关节部靠下方呈窝状的部分,俗称胳肢窝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足少阳之筋,……直者上出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