栝楼仁
出《药性类明》。即栝楼子,详该条。
出《药性类明》。即栝楼子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大全》卷三十四。即红丝疔,见该条。
指病情从体质而变化。感受六淫邪气后,由于体质的特殊性,病理性质往往发生不同变化,如同样感受风寒邪气,阳热体质者往往从阳化热,而阴寒体质则易从阴化寒。《医宗金鑑》:“所受之邪,每从其人之脏气而化,故生病
脉象之一。脉端直而长,指下挺然,如按琴弦。《素问·玉机真脏论》:“端直以长,故曰弦。”多见于痛证、风证、痰饮,以及高血压、肝胆疾患等。
书名。又名《闻人氏伯圜先生痘疹论》。2卷。宋·闻人规撰。刊于1235年。上卷对小儿痘疹的一些主要临床病理治疗问题提出81问,并逐一作了解答;下卷列述治疗方剂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始设于1322年(至治二年),共2人,官阶从七品。
病名。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四:“蝉舌风,舌下再生一舌也。”参见重舌条。
宋代医疗福利设施,据载系专为收养贫病之人而设。
十二经别之一。出《灵枢·经别》。即足阳明经别,见该条。
见伤寒论后条辨条。
病名。见《伤科汇纂》卷一。即肩关节脱臼。详肩甲骨出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