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桃仁红花汤

猜你喜欢

  • 赤虫病

    九虫病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九虫病诸候》:“赤虫状如生肉,动则肠鸣。”或更见腹泻,便脓血等。治宜攻积杀虫为主。方用追虫丸、芜荑散等。参见九虫病条。

  • 柳蕊

    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柳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下消

    病证名。①见《丹溪心法·消渴》。又称肾消、消肾。《医学纲目》卷二十一:“下消者,经谓之肾消。肾消者,饮一溲二,其溲如膏油。”本症多因肾衰不摄所致。主要症候为小便特多,或如膏油,或甜,口渴多饮,面黑耳焦

  • 中风失音

    病证名。系指由中风,邪中经络脏腑,经络瘀滞痹阻所致之失音者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十九:“故卒然无音,皆由风邪所伤。”《本草纲目》桂、牡桂、附方:“中风失音,桂着舌下,咽汁。”参见舌瘖条。

  • 藁耳实

    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苍耳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抽筋

    即转筋。详该条。

  • 通解散

    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十九方。麻黄、石膏、滑石、苍术、甘草、黄芩。为末,水煎服。治夏季外感寒邪。

  • 三百六十五络

    是全身络脉的约数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:“十二经脉,三百六十五络,其血气皆匕于面而走空窍……”

  • 汪逢春

    【生卒】:1887~1948年【介绍】:现代医家。北京人。曾在北京举办国药会馆讲习班,培养中医药人材。擅长治疗时令温病。

  • 呃逆

    病证名。见《万病回春》卷三。一作逆、逆。《内经》称哕。金、元多称咳逆。又称吃逆、吃忒。俗称打咯忒。指胃气冲逆而上。呃呃有声的症状。《医碥》卷二:“呃逆,即内经所谓哕,气自下冲上而呃呃作声也。”其声短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