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椒疮

椒疮

病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又名椒疡。多因眼部不洁,受风热毒邪侵袭,加之脾胃素有湿热,致眼睑脉络壅滞,气血失和而发。症见眼睑内面发生红色细小颗粒,状如花椒。自觉眼部沙涩痒痛,羞明流泪等。相当于今之沙眼。治之常用祛风、清热、除湿、散瘀等法。可选服清脾凉血汤归芍红花散;外点黄连西瓜霜眼药水。睑内颗粒累累成片者,当施法——以经过消毒的灯草海螵蛸棒轻快磨擦患处。本病为最常见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眼病。严重者可发生眼睑内卷,睫毛倒入,赤膜下垂黑睛生翳等多种并发症,是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,讲求卫生可以避免传染,预防本病的发生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伤寒论章句方解

    书名。6卷(章句4卷,方解2卷)。清·陈恭溥编撰。刊于1851年。作者认为:“凡注解经书,必明句读。”故于《伤寒论》注本中以章句明晰的《伤寒论直解》(张锡驹撰)和颇能阐发精义的《伤寒论集注》(张隐庵编

  • 四物消风汤

    经验方。见《外伤科学》(广东中医学院)。当归9克,川芎、防风、荆芥穗各6克,赤芍药12克,生地黄、白藓皮各15克,薏苡仁18克。水煎服。功能养血祛风。治慢性湿疹,神经性皮炎,荨麻疹等。

  • 本事方

    见普济本事方条。

  • 九死

    指虚劳病九种危重证候。即手足色青,四肢久肿,脉枯齿干,声音散漫,鼻孔虚张,唇寒宣露,唇肿齿焦,手循衣缝,汗出不流,舌卷卵缩。供参。

  • 便脓血

    证名。见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。又称泄脓血、圊脓血、清脓血。指大便下脓血,常为痢疾症候之一。有实热虚寒之分。如兼见口渴、脉数者,多属实热,治宜清热、调气、和营,可选用白头翁汤、香连丸、洁古芍药汤等方。如

  • 拇指寸

    指寸法之一。以拇指屈侧指节横纹两端间距离为1寸量取穴位,故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取手大拇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。”适用于四肢部取穴。

  • 灸盏

    灸具。形如杯盏故名。据《灸法秘传》载:“四周银片稍厚,底宜薄,须穿数孔,下用四足,计高一分许。将盏足钉在姜片上,姜上亦穿数孔,与盏孔相当,俾药气可以透入经络脏腑也。”近代所用的艾斗即由此发展而来。

  • 正气

    ①同真气。人体机能的总称,但通常与病邪相对来说,指人体的抗病能力。《素问遗篇·刺法论》: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。”参见真气条。②四季正常气候,即春温、夏热、秋凉、冬寒等。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:“正气者,正

  • 赤白漏下

    见《圣济总录》卷第一百五十一。指赤白带下。详该条。

  • 水恣

    病名。又称水恣泄。因膈热口渴,饮水过多所致。《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·泻论》:“渴引饮者,是热在膈上。水多入则下鬲入胃中,胃经本无热,不胜其水,名曰水恣,故使米谷一时下。”可灸大椎三五壮,或用平胃五苓散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