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殷仲春

殷仲春

【介绍】:

明医学家。字方叔,自号东皋子。秀水(今浙江嘉兴)人。工岐黄,隐居授徒。留居宁国(今安徽宣城一带)时,将其早年得见朱纯宇、饶道尊等所藏医书之书名、作者、卷数等,依释氏经藏分类法分作二十函,每函冠以小序,编成《医藏目录》(1618年,又名《医藏书目》),为我国现存最早之医学书目。另著有《疹子心法》(又作《麻诊心法》)1卷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春砂仁

    出《古今药物别名考》。为砂仁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指肚

    即手指掌面各指节之间肌肉略突起的部分。

  • 讨盐生

    旧病名。《女科辑要》卷五:“儿手先出者,名曰讨盐生。”相传产时儿手先下,产婆以盐半分涂儿手心,儿手即缩回,故名讨盐生。相当于横产。此法现已废用。参见横产条。

  • 脖项

    即颈项。详该条。

  • 嘉祐本草

    见补注神农本草条。

  • 史宝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国信。萧山(今浙江萧山)人。平时注意搜集禁方,著有《伤寒要约》、《伤寒要格》,均佚。

  • 五疔

    病名。①出《中藏经》卷三。即白疔、赤疔、黄疔、黑疔、青疔五种。白疔其根在肺,赤疔其根在心,黄疔其根在脾,黑疔其根在肾,青疔其根在肝。皆由喜怒忧思,冲寒冒热,恣饮醇酒,多嗜甘肥毒鱼酢,色欲过度之所为也。

  • 逆顺肥瘦

    《灵枢经》篇名。本篇主要论述对肥人、瘦人、肥瘦适中的人以及壮士、婴儿等不同体质在针刺治疗中分别运用不同的手法,就是顺;相反的就是逆。文中还列述了三阴三阳经脉的走向和气血上下逆顺的关系。故名。

  • 腹哭钟鸣

    见《济阴纲目》。即子啼。详该条。

  • 横户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阴交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