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眼科手术方法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即用夹法,详该条。
泛指颈项,或专指颈项的前部。参见颈项条。
见福建《民间实用草药》。为麻秸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医门法律·黄瘅门》。即阴疸。详该条。
丛书名。明·黄承昊辑。作者将自著《医宗撮精》(一名《医宗摘要》)、《折肱漫录》二书合辑,并加评注以阐发原意。《医宗撮精》系将薛己《内科摘要》及其所注《名医杂著》纂录编成。《折肱漫录》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马哈也那条。
病证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九:“衄发从春至夏,为太阳衄。”参见鼻衄条。
《证治准绳·类方》第八册方。栝蒌根、胡黄连、黄芩各七钱半,炒白僵蚕、白藓皮、炒大黄各五钱,牛黄、滑石各二钱半。为细末,每服二钱,不拘时竹叶煎汤调下。治风热口中干燥,舌裂生疮。
与“腧”、“输”通,指腧穴。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:“俞在颈项。”又专指背俞穴。
眼科病证。见梁翰芬《眼科学讲义》。即赤丝乱脉证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