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清·赵其光《本草求原》。又名勒角蔃、露兜根。为露兜树科植物露兜树Pandanus tectorius Soland.的根及根头。甘、淡,凉。解表,清热,利水,解毒。治感冒发热,肾炎水肿,尿路感染,肝
病证名。指经闭上逆,两目赤肿。《张氏医通》卷八:“女人逆经,血灌瞳神,满眼赤涩者,乃血热经闭,过期不行,则血逆行于上。如有胬肉,切不可钩割,只用四物加行气破血通经药,经行则血翳自退,势甚,必加酒大黄下
①指手足三阳经脉(《灵枢·经脉》)。②正常脉象之一。两手寸关尺脉象一向比较洪大,但无病态。
针灸经脉专书。2卷。日本·安井元越撰。刊于1764年。1937年上海医界春秋社影印。原书用汉文写成,书中考证《内经》等中国古医书,分记经穴位置并附以“师说”及按语,作者本人亦颇多独到的见解。
病名。指气结不行,反而逆上所造成的难产。清·周登庸《续广达生篇》:“数日胎不下,服催生药不效,似交骨不开,实气结不行。儿未到产门,虽数日不下,万不可用开骨药,又切忌催生药。多因坐草太早,儿未转头,原难
隔物灸之一。出《千金要方》。用生附子3份,肉桂2份,丁香1份,切细碾末。以黄酒或蜂蜜调和,制成6毫米厚的药饼,细针穿刺数孔,上置艾炷施灸。亦称附子灸。由于附子辛温大热,有温阳扶羸的作用,适用于阳萎,早
证名。系指睡眠中呼吸时咽喉有声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一:“鼾眠者,眠里喉咽间有声也,人喉咙气上下也。气血若调,虽寤寐不妨宣畅,气有不和,则冲击喉咽,而作声也。其有肥人,眠作声者,但肥人气血沉厚,迫隘喉
证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诸汗源流》。即油汗。详绝汗条。
即温经汤第三方,见温经汤条。
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一方。硫黄不拘量。以柳木槌研细,生姜汁调,炊饼,再煮糊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食前米汤送下。治寒呕,脉弱,小便复利,身有微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