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毒病
古病名。详见水毒条。
古病名。详见水毒条。
骨名。又名玉柱骨、天柱骨、颈骨、大椎骨。即第4、5、6颈椎的合称。《医宗金鉴·正骨心法要旨》:“旋台骨,即头后颈骨三节也。”
见痘疹金镜录条。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天文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灸疗专书。清·吴亦鼎撰。4卷。刊于1851年。卷1论灸疗的方法、禁忌、灸后调养、经络循行及释周身部位名称;卷2为十二经、奇经八脉的经穴位置与灸法;卷3~4论诸病病候及灸法;最后附医愿一文。作者认为“针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莲须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牛奶浆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阿利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脾气虚弱而多涎者。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:“小儿多涎,由脾气不足,不能四布津液而成。”症见神疲,面色萎黄,涎多清稀。治宜补益脾气。用补中益气汤。
病名。见明·倪维德《原机启微》。即痘疮入眼。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山肉桂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