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香樟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即瞳神缩小。详该条。
书名。2卷。明·张太素撰。撰年不详。此书论脉,除诊病外,宣扬人之智愚贵贱、寿夭穷通均能从脉象中反映出来,具有明显唯心主义色彩。现有《珍本医书集成》本,前附董志仁《太素脉考》。
即唇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隋代医生。僧人,又名释智宣。撰有《发背论》1卷,已佚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四方。葛根、厚朴、枳壳、菊花、藿香梗、神曲、秦艽各一钱半,桑枝一尺。水煎服。治四时感受寒邪,头疼项强,身热体痛者。如有风,加荆芥、薄荷;有湿,加茯苓、猪苓;有痰,加半夏、陈
【介绍】:清医家。名大升,号南山。江苏吴县人。内阁中书雷嗣源之子。自幼习儒,工诗,善琴,尤精医学。乾隆元年(1736年)举鸿博不就而隐于医,治病多良效,尤精于丸、散、膏、丹之配制,为时所重。创设雷允上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六。即蠹疽之多发、大小不一者。证治见蠹疽条。
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三。即脐痈。见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何首乌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