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功术语。肾的代名词。《简易方》:“肾名玄冥。”
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为马蔺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清·汪双池《医林纂要·药性》。即丝瓜络,详该条。
因七种情志刺激过度,使气机逆乱而发生的类中风证。即喜中、怒中、忧中、思中、悲中、恐中、惊中等。
病证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廿二。即瞳神散大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黄杰条。
肌肉之间气行流利通畅。《灵枢·本脏》:“卫气和则分肉解利。”
小儿病多涎者,《太平圣惠方》谓为“风热壅脾,积聚成涎”所致。《幼科释谜》:“小儿涎痰,“痰由涎结,涎乃脾泔。脾运胃液,肢体皆咸。脾气不足,风热相兼。壅遏中脘,口沫淹淹。乃生壮热,惊搐渐添。”“然痰与涎
脉象。初充塞于指端,旋即鼓动而去。《素问·大奇论》:“脉至如省客,省客者,脉塞而鼓,是肾气予不足也。”
【介绍】:见徐大椿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