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六方。茵陈四两(捣,取汁一合),天花粉一斤(捣,取汁六合)。调匀冲服。治女劳疸,额黑,足热,膀胱急,小便利,身黄,日晡发热,恶寒。
经外奇穴名。《奇效良方》:“体骨四穴,在梁丘两傍各开一寸五分,两足共四穴,治腿疼,可灸二七壮。”《针灸大成》名髋骨。
《丹溪心法》卷二方。栝蒌仁、半夏、山楂、炒神曲各等分。为细末,栝蒌水和丸,每服二十至三十丸,姜汤、竹沥送下。治食积,痰壅滞,咳嗽。
病名。即下颌关节双侧脱臼。《医宗金鉴》卷八十八:“颊车骨……或打仆脱臼,或因风湿袭入,钩环脱臼、单脱者为错,双脱者为落。”证治详颊车蹉条。
【介绍】:见陈桷条。
自我推拿方法名。见《理瀹骈文》。即灌溉中岳法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生于足跟的慢性溃疡。出《外科枢要》卷三。又名兔啮。由湿热郁结不化或局部受压磨擦,邪滞血瘀而成。初起患处肿胀,红紫疼痛,溃烂流脓;重则肉烂骨露,顽固难愈。治宜清热利湿,消肿止痛。内服仙方活命饮加减
书名。又名《人镜经附录全书》,简称《人镜经》。原撰人不详。8卷。内容根据十二经及奇经八脉次序,分别联系论述脏腑功能、病状及治法。后经明·钱雷补充2卷,名《人镜经附录》。清初张俊英补充2卷,名《人镜经续
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字汝化。杞县(今河南杞县)人。先业儒,考取诸生。后因母病学医,医病效果较好,名振当地,曾任太医院修职郎。
肌肉之间气行流利通畅。《灵枢·本脏》:“卫气和则分肉解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