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代医官职称。系官医提举司之副职主管官员,始设于1288年(至元二十五年),官阶为从六品。
骨名。解剖学同名骨。《伤科汇纂》:“两手十指骨,又名竹节骨,共二十八节。”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华山矾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医宗必读·泄泻》。即痰泻。详该条。
见《广东中药》Ⅱ.(生草药部分)。为鲫鱼胆草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颏的俗称。详颏条。
①五脏中心、肝两脏属阳,故称。②泛指阳盛体质的人。《景岳全书》卷一:“阳脏者,必平生喜冷畏热,即朝夕食冷,一无所病,此其阳之有余也。”
【介绍】:晚清医家。字清源。山阴梅溪(今浙江绍兴)人。十九世纪末(光绪年间)闻名于绍兴,尤长于妇科,撰有《医方简义》一书,主要论述内、妇科,而于妇科较详。
病证名。出《临证指南》卷六。麻疹皮疹色红焮艳者,为赤疹。参见白疹、麻疹紫黑条。
即触诊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