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烧针丸

猜你喜欢

  • 渗泄

    治法之一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指淡渗泄利水湿的治法。适用于泄泻、浮肿、小便不利,常用茯苓、薏苡仁、白通草、猪苓、泽泻等淡渗药。常用方有四苓散、茯苓皮汤等。

  • 增补方药合编

    朝医方书。李常和撰于1927年(丁卯梧秋)。本书着重论述藏府、经络、病机、五运六气、诊脉等生理、病因病理,太少阴阳四象的辨证论治。在《方药合编》的基础上,补遗方28个,诸伤门、杂方门、解毒门中药515

  • 辽沙参

    见《中药志》。为北沙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白尖中红黑根苔

    舌尖白苔,舌根灰黑而舌中质红的舌象。若黑苔不多而润,舌不甚红,多为脾虚有湿;若舌根黑多而干,舌质较红,多为胃热炽盛,肠已燥结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脾虚有湿当健脾利湿;胃热、大便燥结者,宜清胃润肠。

  • 便易经验集

    方书名。1卷。清·毛世洪辑。刊于1791年。本书集录作者试用有效单方,分为头面、眼目、耳鼻、喉口、胸腹、四肢、下部、二便、妇女、小儿、疮毒、癣疥、伤科以及中毒、奇病等19类。每类除选录方药外,并多附以

  • 蓝雪草

    见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。为鸡娃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十珍汤

    《审视瑶函》卷三方。生地黄(酒洗)、当归(酒洗)、炒白芍药、炒地骨皮、知母(盐酒拌炒)、牡丹皮(童便浸炒)、天门冬(去心)、麦门冬(去心)各一钱半,人参、甘草梢各五分。为粗末,水煎服。功能滋阴降火,养

  • 锁眉草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笔筒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细水麻叶

    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赤车使者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捻子

    俗称纸捻、纸钉、药钉。《卫济宝书》卷上:“疮已溃,须用好厚纸作一合索捻子捻之。”是用富于韧性而不易酥烂、吸水性强的纸张做成。一般截成1.5×8厘米(以平方厘米计),搓成条状,长短以窦道长短而取舍。其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