燥火
即燥热。详该条。
即燥热。详该条。
出《范子计然》。为南沙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开宝重定本草》。即柑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又名颧骨疔、赤面疔。多因胃经积火成毒而生。不论左右,初如粟米色黄,次如赤豆,顶凹坚硬,按似疔头,麻痒疼痛。刃宜蟾酥丸,次服黄连消毒饮。外治法同疔疮。
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丢了棒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运气学说术语,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宫代表土运,土运平气之年,无太过与不及,称为正宫。
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中。即胁痈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江时途条。
病证名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白点一颗,如星光滑,当睛中盖定,虽久不大不小,傍视瞳神在内,……肾络气滞膏凝,结为此病,虽服不退,点亦不除,终身之患。”本症属宿翳,详该条。
即黄昏,指戌时。《灵枢·病传》:“冬大晨,夏晏晡。”张景岳注:“晏晡戌时也。”参见十二时条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系医学提举司之主要官员,只设1人,始设于1272年(至元九年),官阶从五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