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桐油,详该条。
出《金匮要略·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》。即恶阻。详该条。
见电针机条。
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六。即红丝疔。见该条。
隋唐时期医官职称。为太医署最高官职,共2人,全面负责太医署的医疗和教学工作,官阶从七品下。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羊蹄之别名,详该条。
外治法之一。古代用大小形式不同的金属器械,烧红后用以烙破脓疡,使脓液流出,以代刀针的方法。眼科亦用以“治残风溃弦疮烂,湿热久不愈者”(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),或胬肉攀睛割治后,“头处用火烙之,使其不再生
书名。见《汉书·艺文志》。已佚。
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四方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曹秉铉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