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舌苔白而干,满布黑芒刺的舌象。应辨寒热真假。《辨舌指南》:“白苔黑刺满舌者,如刮之黑刺即净,光润不干,渴不多饮,在杂病为真寒假热。若刺刮之不净,干燥粗涩,乃表经皆热极,传入阳明里证。”当结合因证予以
病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即上发背。见该条。
九注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水注候》:“人肾虚受邪,不能通传水液故也。肾与膀胱合,俱主水,膀胱为津液之府,肾气下通于阴,若肾气平和,则能通传水液,若虚则不能通传,脾与胃合,俱主土,胃为水谷之海,脾候身之肌
见苏沈良方条。
见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禾本科》。为笔仔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。为翼首草之藏语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异授眼科》。指宿翳之顽固不易消退者。参见宿翳条。
病证名。见谢观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。指月经来时,所下之物坚硬如石者。多因血积或受寒,日久结集所致。治宜和血归经。方用和血通经汤(当归、三棱、莪术、木香、熟地、肉桂、红花、贯众、苏木、血竭)。
见《东垣试效方》卷五。即助阳和血补气汤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小儿睡时惯常头部出汗,无其他症状者。详头汗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