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食疗本草》。为八月扎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卫生易简方》为柽柳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八。即龟鹿二仙胶,见该条。
见《泉州本草》。为萆薢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河南中药手册》。为百部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张氏医通》卷十。指产后肢体发麻,兼有眩晕病症。多因失血过多,气血不能充养周身。或因产后经脉空虚,痰饮瘀阻经络所致。失血过多者,症见手足麻木,或小腹痛,治宜补血益气,方用十全大补汤;痰饮瘀阻者
病证名。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五十六。又名蚘心痛。
小儿生理特点之一。肾属水,乃天一真精之所生,人之有肾,如树木之有根,而肾又为元气聚会之处,一水不胜二火(君火、相火),所以,阳常有余,阴常不足,肾常虚,筋骨难成乳必癯。肾主骨,肾虚则骨髓不满,面白,目
病名。指头顶部骨损伤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八十八。证治详见脑骨伤条。
①《外科精义》卷下方。黄丹、乳香、黄连各二钱五分,轻粉一钱,密陀僧、花蕊石(二味同煅赤色)、白龙骨各一两。为细末,入乳香、轻粉、黄丹,同研合匀,每用干掺患处。治诸疮久不收敛者。②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