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疗寒证,当以热药制之。如附子汤、附子细辛汤,治太阳、少阴之寒;四逆汤、理中汤治脾肾之寒;吴茱萸汤、乌梅丸治肝寒;青龙汤治肺寒;薤白汤治心胸之寒;回阳救逆汤统治里寒;桂枝汤治表寒。《汤液本草》卷上:“
卫,指卫气。卫气与营气均源于水谷精微,其浓浊部分化生为卫气,其清稀部分则化生为营气。《灵枢·营卫生会》:“人受气于谷,谷入于胃,以传于肺,五脏六腑,皆以受气,其清者为营,浊者为卫。”
病名。见《普济方》卷六十。系指喉风之发病急骤者。详紧喉风条。
书名。见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。3卷(《通志艺文略》作2卷)。又名《桐君采药录》,已佚。佚文散见于《本草经集注》中。
病证名。即经间期出血。详该条。
见《泉州本草》。为胡颓子叶之简称,详该条。
见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。即蛇缠虎带。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植物名录》。为臭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条。
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为夹竹桃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