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痈疽

痈疽

①病名。出《灵枢·痈疽》。疮面浅而大者为痈,疮面深而恶者为疽。是气血为毒邪所阻滞,发于肌肉筋骨间的疮肿。《灵枢·玉版》:“阴气不足阳气有余,营气不行,乃发为痈疽。”②形容疮疡之大者。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二:“肿一寸至二寸疖也;二寸至五寸痈也;五寸至一尺痈疽也。③《灵枢经》篇名。本文专论痈疽,故名。篇内首先讨论痈疽的病因、病机。其次,分别叙述十八种痈疽的发病部位、形状、预后及治疗方法。最后,阐述痈和疽在发病的机制、形状及预后等方面的区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经络经穴玻璃人

    针灸教具名。是一种直立位正常成年男性体形的针灸电动教学模型。由上海医学模型厂等单位协作设计制造。外壳及内脏均采用有机玻璃或塑料制造。经络穴位采用场致发光工艺装置,整机由一电子程序控制台操纵,随着演示需

  • 纽子三七

    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羽叶三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黄药脂

    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即黄药子,详该条。

  • 胎毒疮疡

    病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指小儿疮疡之由胎毒形成者。古人认为系因孕母恣食辛、热、煎、炒,或七情内火妄动,热毒传于胎中,致儿生后发为疮疡肿毒。治宜清热解毒。用五味消毒饮、仙人活命饮之类。

  • 张培明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字抱一。平湖(今浙江平湖)人。先学儒,以文学在当地闻名,精于治疗痘疹,对于贫苦人家,不避风雨前往诊视。

  • 黑龙骨

    见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为黑骨头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桑上寄生

    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桑寄生,详该条。

  • 取天河水

    小儿推拿方法名。详天河条。

  • 一指脉

    小儿三部五脉法之一。周岁以上小儿,看虎口纹兼一指脉。若五百六十四日变蒸满足,只看一指脉。其法:以食指按于寸口,上下滚动,分取三部。参一指定三关条。

  • 春尖花

    见《重庆草药》。为香椿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