痘麻定论
参见痘疹定论条。
参见痘疹定论条。
①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山海螺之别名。②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土党参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撰有《痈疽论》一卷,已佚。
经穴名。代号KI14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髓府、髓中。属足少阴肾经。冲脉、足少阴之会。位于腹正中线脐下2寸、旁开0.5寸处(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)。另说在脐下1.5寸,旁开0.5寸(《针灸甲乙经》)
即九刺,详该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蒲黄饮,见该条。
出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菟葵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图经》。为香薷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一。认为因肾经虚风邪乘之而发肿,或因饮酒太过、房事过多而发。因于虚,故名虚牙。参见有关条。
即戌时。《素问·标本病传论》:“冬人定,夏晏食。”
出《吴普本草》。为地胆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