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蟛蜞菊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针向行气法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石室秘录》卷二。指阴茎常举不痿之证。详强中条。
针灸体位名。详卧位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人迎,见该条。
妇科著作。2卷,续集1卷。宋·薛轩约撰于1265年。此书仅见近代传抄本。上卷简论诊脉法、病因及月经胎产诸病;下卷载女科方100首。方剂名均按“降都春”(词曲牌名)一阕中的韵文依次编目,可供临床参考。
病名。多由忧思郁怒,气滞血瘀所致。症见:“项下忽肿一块,渐延至颈,偶破出水碗许,烂久不合。”(《囊秘喉书》)。此因食中偶食毒蚁所生,故名之。或见咽喉肿痛,饮食吞咽不利。治宜理气散结,活血化瘀,消肿解毒
病名。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三:“有齿日长,渐至难食,名髓益病名,宜白术煎汤漱服。”或内服清胃散加减。本病可见于急性根尖周炎。
见《兰室秘藏·杂病门》。即除湿补气汤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战国时医家,扁鹊的弟子。曾著《本草经》一卷,不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