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臭牡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山东中药》。即蟾酥,详该条。
见清·赵其光《本草求原》。为黄荆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温阳利湿,详该条。
①出《脉经》。指妇女前阴。②气穴穴的别名。见《针灸甲乙经》。详气穴条。
见医方一盘珠条。
指疟疾久延不愈者。《诸病源候论·久疟候》:“夫疟皆由伤暑及伤风所为,热盛之时,发汗吐下过度,府藏空虚,营卫伤损,邪气伏藏,所以引日不瘥,仍故休作也。”疟见气虚则寒,血虚则热;胃虚则恶寒,脾虚则发热;若
郁证之一。《赤水玄珠》卷十一:“胆郁者,口苦,身微潮热往来,惕惕然如人将捕之。治宜柴胡、竹茹、干姜。”参见郁证条。
病名。见清·佚名《眼科统秘》。即绿风内障。详该条。
败坏之血。参恶血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