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鸭脚艾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丁香蓼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参见孙一奎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窝儿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傅青主女科·产后编》卷下方。又名保产无忧方。当归(酒洗)、川芎各一钱半,荆芥穗(炒黑)、炙黄芪各八分,艾叶(炒)、厚朴(姜炒)各七分,枳壳(麸炒)六分,菟丝子(酒炒)一钱四分,川贝母(去心)一钱,白
病名。即下颌关节脱臼。出《外治寿世方初编》卷二。详颊车蹉条。
病名。见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。即散翳内障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竹林寺轮应禅师《女科秘旨》。多因产后失血,多汗耗伤津液或阴虚火旺,火燥液涸所致。症见咽干口渴。治宜生津止渴。方用生脉散加花粉,石斛,知母。若因火燥液涸,消渴饮水不止,治宜滋阴降火,生津止渴,
出魏·李当之《药录》。又名山木通、小木通、白木通、钥匙藤、万年藤。为毛茛科植物女萎Clematis apiifolia DC.的茎。分布华东地区及江西、湖南、云南等地。辛,温,有小毒。祛风利湿,消肿散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冬青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