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百叶草

猜你喜欢

  • 脾为吞

    五脏气逆证中,脾气上逆的症状,出《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。《黄帝内经素问集注》:“脾主为胃行其津液,脾气病而不能灌溉于四脏,则津液反溢于脾之窍口,故为吞咽之证。”临床多见于脾虚小湿不化患者。

  • 烂喉丹痧

    病名。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上:“夫烂喉丹痧者,系天行疫疠之毒,故长幼传染者多。”即烂喉痧。详见该条。

  • 风栗壳

    见《广东中药》Ⅱ(生草药部分)。为栗毛球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羌活丸

    《圣济总录》卷七十三方。羌活、桂、川芎、木香、槟榔各一两,郁李仁(汤浸去皮,研如膏)五两,炒大黄二两。为末,与郁李仁同研,炼蜜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二十丸,空腹生姜煎汤或姜枣煎汤送下;气痛温酒送下。治结

  • 囟门

    ①小儿前囟处可触知的软组织。囟门下陷或隆起,有助于判断颅内压的高低。《医宗金鉴·正骨心法要旨》:“婴儿顶骨未合,软而跳动之处,名曰囟门。”参见囟条。②即囟骨。详该条。

  • 手掌后白肉际穴

    经外奇穴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转筋在两臂及胸中者,灸手掌白肉际七壮。”《类经图翼》列作奇穴,名手掌后白肉际穴。位于掌后腕横纹中点稍前赤白肉际。直刺0.2~0.3寸。艾炷灸3~7壮;或艾条灸5~15分钟。

  • 经行环腰痛

    病证名。指经行时环腰疼痛,经后即消失的病症。多因肝郁气滞,带脉拘急。症见环腰作痛,月经量少,经行不畅,少腹急迫。治宜疏肝气、缓带脉。方用宽带汤(《傅青主女科》)加元胡、郁金、牛膝、香附。

  • 蔡小香

    【生卒】:1862~1912【介绍】:清末妇科学家。名钟骏,号轶鸥,以字行。上海人。清光绪十年(1884年)科诸生。入泮后绝意功名,以医为业。其父砚香有医名,秉承家学,于妇科造诣更深,赠药济贫,名闻遐

  • 吊瓜

    ①见《浙江中药手册》。为王瓜之别名。②见《中医杂志》(12):812,1958。为桃南瓜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热疟

    病名。疟疾之一。《普济方·诸疟门》:“邪在阳明经谓之热疟,治多下之。”参见足阳明疟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