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法之一。即帮助消化、增进食欲的治法。详醒脾、消食导滞、补脾益气等条。
【介绍】:见滑寿条。
书名。3卷。清·吴金寿刊刻于1831年。本书汇萃苏州名医叶桂、薛雪、缪遵义三家医案,所选大多证治熨贴,议论中肯。本书收入《中国医学大成》中。
宋代医官职称。隶属翰林医官院,官阶正七品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
见清·赵其光《本草求原》。即菟丝子,详该条。
出《脉经》。即经闭,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1905~1979【介绍】:现代眼科医家。四川西昌人。两世业医,他自幼随父习医,积数十年的丰富经验,试图把西医对眼球的解剖结构与中医脏腑学说相结合,对中医内眼疾病的诊疗理论提出新的见解,并著
即十香返魂丹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眩晕证治》。又称中暑眩晕。详该条。
推拿穴位。①又名浮筋。出陈氏《小儿按摩经》。位于腕部掌侧横纹,近桡动脉处。《保赤推拿法·掐赤筋法》:“掌肱交界之横纹上,靠大指边,第一赤筋,属火,以应心与小肠,掐之,治内热外寒、霍乱。”②即赤淡黄筋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