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即红丝疔,见该条。
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空心苋之别名,详该条。
眼的八廓名称之一,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即火廓。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太平圣惠方》。别名接骨。位于背部中线,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凹陷处。主治小儿痢疾,脱肛,癫痫,消化不良等。斜刺0.5~1寸。艾炷灸1~3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
①通捐。祛除、除去。《素问遗篇·刺法论》:“泻盛蠲余,令除斯苦。”《针灸大成》:“蠲邪扶正。”②通涓。清洁。
喉科治疗技术名称。见《重楼玉钥》卷下。喉风诸证,常因脏腑经络受风热邪毒,风热相搏致气血滞涩不行,而风痰得以上冲咽喉变生种喉风。宜以针法开导经络,通利气机,使邪热外达,则风痰自解、热邪外出。或配以汤药。
见《青海药材》。为益母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万表条。
名词。出汉·马王堆医书。即阴道穹窿。
见《产宝》。即月经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