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雷公炮炙论》。为密蒙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药物图谱类著作。38卷。清·吴其溶撰。刊于1848年。系作者通过广泛采集,向有关人员访询,并参考大量文献资料,相互印证补充而编成的一部植物学图谱。书中共收植物1714种,分为谷、蔬、山草、草、石草、水
病名。见《外科精义》卷上。指生于体表的痈。初起无头,局部红肿热痛,界限分明,根盘收束,易肿、易脓、易溃、易敛。重者可有身热、口渴、苔黄、脉数等。治以清热解毒,活血化瘀为主。初起内服仙方活命饮或漏芦煮散
病名。腰痛之一。见《丹溪心法·腰痛》。因感受时令湿热,或因饮食厚味,内蕴湿热所致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一:“湿热腰痛之症,内热烦热,自汗口渴,二便赤涩,痠痛沉重。”并有腰间热,或肢节红肿,苔黄,脉数等。治宜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六。即蠹疽,见该条。
见温热论条。
【介绍】:北宋医生。善针灸,民间流传其用针治难产的验例。
经穴名。代号ST34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阳明胃经。足阳明之郄穴。位于大腿前外侧,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连线上,距髌底外侧端2寸处。另说在膝上三寸(《千金要方》);在膝盖骨上尽处陷中(《循经考穴编》广注
病证名。病因形体肥盛,湿痰壅阻,躯脂逼迫冲任,以致经血不得及时下达,故而经行错后,血色淡,质稠粘,带下连绵,心悸头眩。治宜健脾除湿,化滞导痰。方用六君子汤加苍术、香附、南星。
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上。即百会疽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