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石门

石门

经穴名。代号RN5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命门丹田利机精露。属任脉三焦募穴。位于腹正中线,脐下2寸。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前皮支,腹壁浅动、静脉分支和腹壁下动、静脉分支。主治小腹痛疝气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泄泻痢疾遗尿,尿闭,以及功能性子宫出血,尿潴留,高血压等。直刺0.5~1寸。艾炷灸3~7壮;或艾条灸10~20分钟。《针灸甲乙经》:“女子禁不可刺灸中央,不幸使人绝子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心损

    五脏虚损之一。又称损心。《难经·十四难》:“二损损于血脉,血脉虚少,不能荣于五藏六府也。”又:“损其心者,调其荣卫。”虞庶注:“心主血,血为忧愁思虑伤于心,因兹致损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虚损劳瘵源流》:

  • 狭叶蓟

    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苦笑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刺儿草

    见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。为牛含水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大力薯

   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山莲藕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产后头痛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二十二。多因产后失血过多,不能上荣于脑,或恶露停留胞宫(厥阴之位,其脉贯顶),循经上冲于脑所致。失血过多者,兼见面色苍白,小腹隐痛。治宜补血益气。方用八珍汤加蔓荆子。瘀血上

  • 血门

    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医经小学》。位于脐上4寸,再旁开腹正中线3寸处。治妇人腹中血块,胃痛,消化不良;以及急性胃炎等。直刺0.5~1寸。艾炷灸5~7壮;或艾条灸10~15分钟。

  • 射工病

    古病名。指射工毒虫侵入所致的疾患。《诸病源候论·射工候》:“江南有射工毒虫,一名短狐,一名蜮,常在山涧水内,……夏月在水内,人行水上,及以水洗浴,或因大雨潦时,仍逐水便流入人家,或遇道上牛马等迹内即停

  • 周小农

    【生卒】:1876~1942【介绍】:名镇,字伯华。江苏无锡人。17岁开始学医于同邑邓羹和,又受业于张聿青。业成后悬壶上海,辛亥革命后回无锡执业,并任无锡《医钟》月刊编辑。曾积极参加全国中医界反对余云

  • 凝脂翳

    病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多因黑睛外伤,风热毒邪外侵;肝胆实火内炽,风火毒邪相搏于上所致。黑睛生翳,色带鹅黄,状若凝脂,头眼剧痛,目赤羞明。类今之化脓性角膜炎。治宜清肝、泻火、解毒。用四顺清凉饮子或

  • 小儿痿证

    病证名,指小儿四肢软弱,无力以任地握物的病证。小儿罹患本证,有因热病之后,气液两亏,肺热叶焦而肌肤筋脉失于润养,或温热熏蒸阳明,宗筋弛缓,不能约束筋骨而致者;亦有因于先天禀赋不足,肝肾亏虚而致者。小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