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砭石

砭石

指一种楔形石块,是我国最古的医疗工具。亦称针石镵石石针砭针。约起源于新石器时代,用以砭刺患部治疗各种疼痛和排脓放血等。《素问·宝命全形论》:“四曰制砭石小大。”王冰注:“古者以砭石为针,故不举九针,但言砭石尔。”又全元起云:“砭石者,是古外治之法,有三名。一针石,二砭石,三镵石,其实一也。”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,这种医疗工具逐渐被九针代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珠突出眶证

    病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又名目珠子脱出、肝胀。多由热盛火炽,外伤等致目珠暴然突出于眼眶,“与鹘眼证因滞而慢慢胀出者不同”(《张氏医通》卷八)。由火热所致者,宜清热泻火,用清凉膏加减;由外伤所致者

  • 范思明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儿科医生。祖父范防御以小儿医闻名。思明继承家学,长于小儿癍疹。

  • 山猪薯

    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薯莨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仙蟾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蛤蚧之别名,见该条。

  • 杭菊

    见《药物生产辨》。为菊花药材之一种,详菊花条。

  • 涌吐

    即吐法。详该条。

  • 胃疽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即中脘疽。见该条。

  • 穗子肉皮

    出《濒湖集简方》。为无患子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三步跳

    见《湖南野生植物》。为半夏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独叶一支花

    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滴水珠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