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代医官职称。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,官阶从三品。
①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四种精微物质和动力基础。参营、卫、气、血各条。②温病学说借卫与营、气与血的阴阳表里相对关系,将温病传变由外而内、由气及血的过程分为卫、气、营、血四个阶段,作为临床辨证论治的纲领。
病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八十八。即颞下颌窝处损伤。多由跌扑损伤所致。症见耳部肿痛,耳中流血,甚则骨肉俱伤,头痛头晕,不省人事。治宜活血、止血、安神、镇痛。内服正骨紫金丹、云南白药,外用葱汤淋洗,贴混元膏
即化源,详该条。
人体部位名。见《张氏医通》卷八。即眼睑。详该条。
①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白前之别名。②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为百部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著《伤寒类例》,已佚。
病证名。多因嗜酒过度,湿热结蓄大肠所致。初起宜清湿热,解酒毒。选用黄连丸、酒蒸黄连丸、约营煎、聚金丸、槐角丸之类。日久下痢脓血,腹痛不瘥,宜用乌梅丸、樗白皮散。酒湿从寒化者,宜用二术煎、四君子汤或葛花
见《千金要方·论证》。同龈。详牙龈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蟾蜍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