痰证之一,即湿痰。见《不居集》卷十七。详该条。
九九,指九野、九州、九窍、九脏等;制是准度,会是配合。谓人与地以九州、九窍为准度,以配合天之六六之节。《素问·六节藏象论》:“余闻天以六六之节,以成一岁,人以九九制会,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
病名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六十三。即恶疮。见该条。
见《证治要诀》。即恶阻。详该条。
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八方。炒使君子十个,甘草(胆汁浸一夜)、芜荑各一分,炮苦楝子(去核)五个。为末,每服一钱,水煎服。治小儿蛔疳,腰痛时作,肚胀青筋,呕吐清沫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蒴藋之别名,详该条。
骨名。指下颌骨体。
出《医学启源》。为罂粟壳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指颈的后部。《素问·刺热论》:“肾热病者,……热争则项痛而强。”
见黄帝明堂经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