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羌活败毒散

羌活败毒散

①《症因脉治》卷一方。①羌活独活防风荆芥川芎柴胡前胡甘草苍术白芷。水煎服。治风湿腰痛,痛引项脊尻背,脉左尺浮者。②羌活、独活、柴胡、前胡、枳壳、川芎、陈皮人参、甘草。水煎服。治太阳表症,头疼身痛,恶寒发热无汗,脉浮紧。②《症因脉治》卷三方。羌活、独活、柴胡、前胡、防风、荆芥、陈皮、川芎、甘草。水煎服。治湿热痿软,身体重着,走注疼痛,首如裹,面壅肿,小便黄赤,手足发热,脉浮数,湿在表者。③《症因脉治》卷四方。羌活、独活、柴胡、前胡、川芎、桔梗、枳壳、陈皮、甘草。水煎服。治湿疟,身体重痛,肢节烦疼,脉浮紧者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激经

    出《脉经》。亦名垢胎、盛胎、妊娠经来、胎前漏红,老鼠胎。指孕后仍按月行经,并无其他症状,又无损于胎儿,俟胎儿渐长,其经自停,谓之激经。

  • 收靥

    痘至收靥,为毒尽将愈的证候。清·翟良《痘科类编释意》:“痘至九日、十日之间,脓浆满足而色苍蜡者,必发热熏蒸,此回浆之候也,俗名谓之烧浆,又谓之干浆。盖真阳运化,其水自消烁而收靥矣。若及时回浆,当靥而不

  • 牛刺犁

    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苦芙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陈承

    【介绍】:北宋医家。武林(今安徽贵池)人。早年丧父,母子居淮阴间,钻研医学,治病多有奇效。因见《本草》、《图经》二书流传不广,于是将二书合编,并附以古今论说和己见,1092年(元祐七年)编成《重广补注

  • 黄庭经

    道教经典及气功著作。不分卷。撰于晋代。传为晋武帝将军魏舒之女魏夫人著。包括《上清黄庭外景经》(又名《太上黄庭外景玉经》)和《上清黄庭内景经》(又名《太上黄庭内景玉经》)两部分。撰述系用歌诀体裁。《外景

  • 脉度

    五度之一。出《灵枢·脉度》等篇。①测度经脉长短的度数。《灵枢·脉度》讨论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和蹻、任、督脉等的长度。《灵枢·骨度》:“先度其骨节之大小、广狭、长短,而脉度定矣。”②脉诊上辨别脉象的大小

  • 痞结

    病证名。出《婴童百问》。指小儿脘部痞满结痛,多因热邪蕴于胸膈,与胃脘留饮相搏,致脏腑不得宣通,营卫运行不畅所致。临床表现为心下脘腹满而坚,按之啼哭,乳食减少,身热,大便不通等,治宜疏利大便,破结散气为

  • 麻药方

    《种福堂公选良方》卷三方。白芷、生半夏、天南星、肉桂、乳香、没药、胡椒各一钱,川乌、三七、蟾酥、草乌各二钱,丁香八分,麝香少许,花蕊石二钱半,风茄子三钱。为细末,外敷。用于外科手术麻醉。

  • 阴挺出下脱

    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。即阴挺。详该条。

  • 黎豆藤

    见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为牛马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