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耳疳

耳疳

病名。又名沍耳。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:“耳疳生疮臭秽,乃足少阴手少阳二经风热上壅而成。”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:“耳疳时出黑臭脓。”由胃经湿热肝经火毒相兼而成,耳中流脓色黑而腐臭。治宜清火利湿。用龙胆泻肝汤加减。或由肾阴亏损虚火上炎所致,耳中出黑脓而臭,经年不愈,头晕耳鸣,脉细数。治宜滋阴降火。用知柏地黄汤加减。参见聤耳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五变刺

    古刺法名。《灵枢·顺气一日分为四时》:“余闻刺有五变,以主五输。”有二义:①指四时变化和五俞穴相配合进行针刺,即冬刺井,春刺荥,夏刺输,长夏刺经,秋刺合,“是谓五变,以主五输。”②指五类疾病与五输穴相

  • 灵液

    ①指唾液。《本草纲目·口津唾》:“人舌下有四窍,两窍通心气,两窍通肾液,心火流入舌下为神水,肾液流入舌下为灵液。”②汞的别名。

  • 活人方

    见证治百问条。

  • 野鸡冠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青葙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吴樽(zūn 尊)

    【介绍】:见吴尚先条。

  • 土疡

    病名。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:“此症世又呼偷针眼。”即针眼。详该条。

  • 黄食草

    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鸡骨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鸡菜

    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白背三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萧吉

    【介绍】:隋代养生家。字文休。撰《帝王养生要方》6卷。

  • 神芎散

    ①《证治准绳·类方》第五册方。川芎、郁金、荆芥、薄荷、红豆各等分。入盆硝适量,为细末,每次少许,搐鼻内。治风热上攻,头目眩痛,鼻塞牙痛。②《杂病源流犀烛·身形门》卷二十五方。蔓荆子、青黛、川芎各一钱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