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肘后备急方

肘后备急方

方书名。简称《肘后备急方》。8卷。晋·葛洪撰。约成书于三世纪。本书是作者将其所撰《玉函方》(共100卷),摘录其中可供急救医疗、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及简要灸法汇编而成。最初名《肘后救卒(一作卒救)方》,后经梁·陶弘景增补录方101首,改名《(补阙)肘后百一方》。此后又经金·杨用道摘取《证类本草》中的单方作为附方,名《附广肘后方》,即现存的《肘后备急方》。全书共73篇(现缺其中3篇),主要记述各种急性病症或某些慢性病急性发作的治疗方药、针灸外治等法,并略记个别病的病因、症状等。所选方药大多简便有效,同时也反映了我国晋代以前的民间疗法的一些成就,起了普及医疗的作用。建国后有排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胃主受纳

    胃的功能之一。指接受和容纳水谷。这种功能,主要靠胃气的作用。胃气虚则饥不受谷食,胃气逆则呕吐,食入反出。《灵枢·玉版》:“人之所受气者,谷也;谷之所注者,胃也。胃者,水谷气血之海也。”《景岳全书·饮食

  • 妙香丸

    《苏沈良方》卷十方。朱砂一两,牛黄、冰片、麝香各一分,金箔十四片,粉霜、铅粉各一钱,蜡二两,巴豆一百二十个。为细末,制丸,弹子大,每服三至十丸,夜半后入冰片,米汤送下。治小儿正虚夹积,潮热寒热,脘腹胀

  • 猪耳朵穗子

    见《青海药材》。为车前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海白菜

    见《中药志》。为石莼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壮水之主,以制阳光

    治则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王冰注语。后人简称为壮水制阳或滋水制火,滋阴抑火。是治求其属的治法,即用滋阴壮水之法,以抑制阳亢火盛。肾主真水,肾阴不足,则虚火上炎,出现阳偏亢之象,症见头晕目眩,腰痠足软

  • 四物绛覆汤

    《重订通俗伤寒论》方。生地黄(酒洗)四钱,白芍药(酒炒)、新绛各一钱半,橘络一钱,当归(酒洗)二钱,川芎(蜜炙)五分,旋覆花三钱,青葱管三寸(冲)。水煎服。治气血郁结,脘胁串痛,甚则吐血衄血,色多紫黯

  • 李肃庵

    【介绍】:见李守钦条。

  • 王旭高医书六种

    丛书名。清·王泰林编撰。刊于1897年。包括《退思集类方歌诀》、《医方证治汇编歌诀》、《增订医方歌诀》、《医方歌括》、《薛氏湿热论歌诀》、《西溪书屋夜话录》。前四种共载方五百余首,以歌诀形式介绍《伤寒

  • 朱栋隆

    【生卒】:十六世纪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子吉,号春海,又号瓶城子。江苏丹阳人。年轻时曾考科举,后因母病立志学医,尤其注意痘疹。他根据过去著名医家和医籍,用二十年时间,摘要整理成《痘疹不求人方》一书,特

  • 玉笋症

    病名。《喉科方论》:“此症发在牙关牙床肉上,形如三、五肉笋,徐徐发来。针刺不痛,此脏腑内伤。”古人认为该病是不治之症。